中新社黑龙江牡丹江10月28日电 (记者 刘锡菊)28日,中国唯一一处史前石器专业化原料开采制备地及专业加工场遗址——海林石人洞遗址考古发掘验收,目前该遗址共出土石制品数量218537件。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人洞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有骞介绍,石人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石河村东侧的石人山西端,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石器专业化原料开采制备地及专业加工场遗址,洞窟具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特征,出土石制品异常丰富。
“该遗址石器加工遗存的主体年代为距今5800年左右。”李有骞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人山基岩主体为质地粗糙节理发育的凝灰岩,但西端小范围山崖露头质地较好,适于制作打制石器。西端山崖下地表可见大量石制品,山崖西、北、南面各有一个位于岩壁之上的人工开凿石窟。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24年的考古发掘基础上,于2025年6月至10月,继续对石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年出土石制品总数达218537件,原料多数为与山体基岩一致的优质凝灰岩,类型绝大多数为两面器和加工两面器产生的石片,还有大量加工石器和开凿洞窟的各类石锤。
此外,出土的陶片为夹砂灰褐陶,表面饰有斜向栉齿纹,在本地区的鸡西刀背山遗址、依兰倭肯哈达遗址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博伊斯曼-2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相似发现。
2025年的发掘全面厘清了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确认了洞穴开凿过程,出土大量遗物,构建了从原料开采、工具制作到产品分配的完整专业化链条,集中出土了数量巨大的两面器,加工制作特定类型的石器现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山崖上人工开凿洞窟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掌握高超的技术,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新石器时代中期社会文化的较高发展水平,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间点的重要资料。(完)
08795
54073
2025-10-29 11:52:51
63125
65320
2025-10-29 11:52:51
38625
78294
2025-10-29 11:52:51
89273
54368
2025-10-29 11:52:51
69274
82109
2025-10-29 11:52:51
04156
38104
2025-10-29 11:52:51
85749
05763
2025-10-29 11:52:51
17482
64278
2025-10-29 11:52:51
51470
82450
2025-10-29 11:52:51
31746
42376
2025-10-29 11:52:51
02364
51084
2025-10-29 11:52:51
72053
41387
2025-10-29 11:52:51
94163
21469
2025-10-29 11:52:51
72368
56987
2025-10-29 11:52:51
86507
81743
2025-10-29 11:52:51
47893
92583
2025-10-29 11:52:51
23807
60917
2025-10-29 11:52:51
51840
48302
2025-10-29 11:52:51
37916
17896
2025-10-29 11:52:51
15972
51483
2025-10-29 11:52:51
23957
42165
2025-10-29 11:52:51
92538
32681
2025-10-29 11:52:51
43695
31860
2025-10-29 11:52:51
15980
16849
2025-10-29 11:52:51
87521
45368
2025-10-29 11:52:51
21485
17403
2025-10-29 11:52:51
51746
64285
2025-10-29 11:52:51
28430
56072
2025-10-29 11:52:51
76235
57031
2025-10-29 11:52:51
50126
74536
2025-10-29 11:52:51
90147
70289
2025-10-29 11:52:51
65837
72165
2025-10-29 11:52:51
24380
35629
2025-10-29 11:52:51
57348
93745
2025-10-29 11:52:51
34980
95840
2025-10-29 11:52:51
13875
24169
2025-10-29 11:52:51